go to Top
推動中小企業城鄉創生
Small Business for Township Revitalization, SBTR
登入

網站瀏覽總人數 : 479919 人

首頁 / 創生故事 / 臺南市 x 來趣漁光島
凝聚社區向心力 來趣璀璨漁光島
臺南市 x 來趣漁光島

沙灘夕陽,市區離島,小鐵皮虱目魚館,攪和社區居民,活化地方發展,漁光璀璨,來趣漁光島。

臺南市漁光島,近年因為國慶煙火、漁光島藝術節等活動而名氣大增,每逢假日,島上總會停滿長排的車輛,大量遊客穿越高大蓊鬱的防風林來到沙灘,踏浪築沙看夕陽。

儘管來到漁光島的遊客多,但深入走進漁光島社區的遊客少。為使來到漁光島的遊客認識社區,共同推動社區發展,府城館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盧靖穎在民國110年,透過經濟部中小企業處 SBTR計畫,推動漁光島多元發展,活絡漁光島。

從種樹開始,凝聚社區向心力

在安平億載金城的虱目魚主題館,耗費鉅資打造,透過五感體驗,在館內聽到的、吃到的、體驗的都是在臺灣已有四百年養殖歷史的虱目魚。但在漁光島的虱目魚主題館,卻是一棟兩層樓鐵皮屋,一樓簡單販售虱目魚系列商品,二樓設置桌椅,辦理體驗活動與講座課程。

「我們是從大豪宅搬進小鐵皮。」府城館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盧靖穎不禁如此形容其中的落差。這棟小鐵皮的所在之處,還是一座面臨嚴重人口老化、青年外流、產業單一並且觀光資源尚未整合的離島。

由於在民國108年,盧靖穎面臨安平虱目魚館租約到期,而不得不搬離安平時,多虧有漁光里里長與億載國小主任的協助,才促使虱目魚館得以在漁光島落腳生根,繼續留在安平。為回報漁光里里長與億載國小主任的恩情,因此在SBTR計畫的支持之下,盧靖穎以「來趣漁光島」這個名字,設立全新品牌,開始推動漁光島社區發展。

但要推動社區發展並不容易,漁光島的居民大多已是高齡者,對於改變都興致缺缺,但來趣漁光島團隊並不輕言放棄,他們靈機一動,想到「種樹」這件事。由於漁光島是座海島,面對海風吹拂需要有防風林,因此樹是海島非常重要的存在。雖然種樹是只要花上一天就能完成的事,但必須天天澆水,當每個人都持續灌注心力在同一件事物上,其實就是一種凝聚向心力的過程。

於是,團隊邀請居民一起去沙灘種樹,並每日澆水,在澆水的過程中,他們透過對話漸漸瞭解彼此,居民開始打開心房,願意和團隊一起改變,和團隊一起展開活化社區的工作。

活化社區,歡迎遊客來趣漁光島

活化社區,來趣漁光島團隊分為空間活化、歷史活化與地方活化三個部分。

在空間活化部分,因為社區有養蚵產業,每年五到八月會產生很大量的蚵棚形成海廢問題,來趣漁光島團隊便活用這些蚵棚,邀請社區居民一起以這些蚵棚與竹子進行社區空間活化,在社區閒置空間搭建賞鳥亭、盪鞦韆與發呆亭,為漁光島創造成新的打卡景點,吸引遊客深入走進社區。

在歷史活化部分,團隊以「認識漁光島」為主題,向外地遊客開設工作坊課程,邀請相關題材的專業講師進行授課,從百年前漁光島的歷史開始講起,經過秋茂園的榮景,再到安平商港與安平漁港的開港,最後討論漁光島的未來展望。這四場工作坊的內容深獲遊客喜愛,參與的遊客個個都非常認真了解漁光島的歷史脈絡與未來發展。

在地方活化部分,團隊向外地遊客舉辦社區小旅行活動,因為漁光島狹長的地理環境,小旅行分為「向左轉」與「向右轉」兩條路徑,這兩條路徑帶領遊客看見漁光島不一樣的自然地貌與人文風景,在團隊的領路之下,進入社區、接觸居民、認識社區,使漁光島不再只有沙灘與夕陽,而有一個完整而立體的聚落文化。

此外,團隊首創魚塭旁的「來趣魚塭潮市集」,吸引文創業者、地方小農、樂器業者等喜愛漁光島的青年來市集擺攤,販售各式充滿創意的原創商品,結合漁光島特色地理環境以及魚塭特色,大獲遊客好評。 

經過一場場工作坊、小旅行與市集的舉辦,參與活動的遊客越來越多,甚至有青年因為認同來趣漁光島團隊的理念,而選擇留下來擔任漁光島導覽員,向更多人介紹漁光島的聚落文化,吸引更多有志一同的青年留下,共同推動漁光島發展。

盧靖穎希望當遊客想到漁光島,就會想起島上有個來趣漁光島團隊,也會想起團隊推動的各式精采活動,感到漁光島是一座非常豐富而多元發展的小島,因而願意持續上島,使漁光島能夠如島上豐富的自然資源,生生不息,永續發展。

我的城鄉創生願景

我們希望漁光島由一級產業,慢慢發展為以觀光服務業為主的六級產業,並藉由工作坊、小旅行等與外來遊客及返鄉青年的互動經驗,發展出更多元的觀光型態,建立商業模式,吸引人口回流,達到城鄉創生的目標。

府城館事業股份有限公司
品牌:
來趣漁光島
電話:
06-3913330
地址:
臺南市安平區漁光路128-2號
交通資訊:

經國道1號於330-仁德系統出口下交流道→直行臺86線→右轉臺17線→左轉健康路二段→左轉漁光大橋→右轉漁光路→第二個路口右轉→100公尺後抵達右手邊的目的地。